全部 > 視覺藝術 > 雕塑 > 專題 > 熊貓想你知道的事 - 「1600熊貓遊香港」

專題

熊貓想你知道的事 - 「1600熊貓遊香港」

【Touch Arts專訪】1600隻紙糊熊貓繼香港各地「快閃」之後,已於「PMQ 元創方」登陸,展覽亦快將完結 (至本月17日)。或許你已到過「1600熊貓遊香港‧創意x保育」巡迴展近距離接觸過,或與朋友分享了跟熊貓的合照。看著1600隻可愛的熊貓作品,你想到什麼?有否使你想保護和認識牠們多一點?
 

猶幸尚餘1600隻野生大熊貓

「要了解大熊貓的生態並不容易。牠們是比較害羞的動物,稍有動靜,便會躲起來。我們要在竹林中隱閉的地方放置紅外線攝影機,觀察牠們的行為和習性。」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教育經理梁恩銘表示:「1600這數字來自2004年6月WWF和中國政府聯合發表的熊貓生態狀況報告。我們用了四年時間走訪了四川、甘肅和陝西這三個省份,做了全面的調查,估計尚有約1600隻熊貓在野外生存。這是令人驚喜的數字,因為原本預計在中國急速發展之下,野生熊貓的數量只有1000隻左右。不過1600也是估計的數量,因為熊貓都在偏遠的山區生活,所以很難知道到確實的數量。」

 

以藝術作品 呼籲關注熊貓保育

法國藝術家Paulo Grangeon呼籲大家看展覽的同時,關注熊貓保育:「我不希望日後熊貓的數量會跌至一千,所以我認為必須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熊貓保育工作,期望熊貓數目會增長,或者十年後會增至二千。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同時,其實也保護到人類。」

Paulo 的紙糊熊貓利用環保的再造紙和米漿製作。他說最初並沒見過真熊貓,「因為熊貓距離我太遠,所以我只能靠看書和照片來了解牠們。今次我在海洋公園見到真正的熊貓,觀察牠們吃東西和睡覺。我特別留意牠們的眼睛,希望重現牠們的神態。我不想做得太卡通化,所以不會故意給牠們加上笑容,又或者將眼睛畫得太大,那樣才會顯得像真一點。」

梁恩銘指出,世界自然基金會有感保育議題變得老生常談,希望以有趣的方法傳達訊息,所以自2008年與法國藝術家Paulo合作,先後在多個國家或地區與各地有關團體合作,舉辦紙糊熊貓展覽。是次香港展覽為加強互動的元素,更首度設立工作坊,讓大眾一起參與製作紙糊熊貓,以加強對保育的意識。

 

瀕危物種熊貓所面對的困境

梁恩銘指出,野生熊貓一般有十多年壽命。威脅牠們生命的困境大都是由人類造成的:「主要是非法捕獵行為,拿熊貓的皮來做皮草,或食牠們的肉,誤以為熊貓和熊一樣有藥用價值,可『補身』。另外,中國發展迅速使以往未開發的地方都發展起來,包括建路和水壩,亦把竹林改變成農地,破壞熊貓的棲息地。」

「大熊貓近親繁殖會誕下健康較差的下一代,為擴展熊貓的活動範圍,世界自然基金會協助中國建立了65個橫跨四川、甘肅和峽西三個省的熊貓保護區,並且正著手建立「綠色通道」,讓熊貓可以在原本分隔的多個保護區之間穿梭。

專責野生動物管理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大熊貓定為「瀕危」(Endangered)級別,僅次於「極危」(Critically Endangered)。與大熊貓同屬「瀕危」級別的黑臉琵鷺,亦曾一度屬「極危」,代表牠們面臨絕種的威脅。梁恩銘說:「黑臉琵鷺在中國沿岸生活和遷徙,過去數十年中國沿岸有很多發展工程,令牠們的棲息地受破壞,導致牠們的數量減少。幸好近年牠們的數量開始回升,現在已超過1700隻,甚至接近2000隻,所以黑臉琵鷺已由「極危」下調至「瀕危」級別。不過這不代表牠們不再受威脅,牠們仍然會受發展、污染等問題所影響。」

 

熊貓遠在天邊 保育卻近在咫尺

今次展覽期望能把距離我們很遠的熊貓帶到我們的面前。世界自然基金會自80年代已展開熊貓保育的工作,至於普通市民又可怎樣出一分力呢?

梁恩銘表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。「首先,市民可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每月捐款式助養熊貓計劃,香港分會把所得的捐款撥給中國分會,讓他們針對性地做熊貓保育工作。如此我們身在香港也可以幫助到熊貓。」

「第二方面則是較宏觀的,我們有一個使命,就是建立一個人類和大自然共存的未來,在保育熊貓的同時,亦幫助了熊貓背後的生態環境,包括花草樹木和天然資源。其實我們在衣食住行方面耗用大量的資源,對大自然帶來很大的傷害。由於香港是一個入口城市,所以我們很難察覺對大自然所造成的傷害,但在一些偏遠的國家則十分明顯。例如香港人常會見到海鮮,以為海鮮是無窮無盡的,但在非洲、南美洲等地,很多海洋環境其實已受到很大的破壞,因為海裡的生物已被人類吃掉了。透過今次的展覽,期望市民能夠反思,其實我們都可以作出改變,為大自然帶來貢獻。」

提到巡迴展的下一站,梁恩銘表示:「我們跟中國分會的關係很密切,雙方正在商討於中國舉辦類似的巡迴展覽。」或許有一天1600隻紙糊熊貓將會抵達四川、甘肅和陝西,跟真正的熊貓合照。